每逢慎終追遠,祭祀祖先的清明節,我內心深處均有無限感慨與懷念。因追隨多年的先總統蔣公,是在民國六十四年的清明深夜,在狂風怒吼,暴雨傾盆的時刻,結束了他八十九高齡之壽命,是時國人無不悼念 蔣公的逝世。
蔣公一生繼承國父 孫中山先生遺志,創立軍校,為黨國建軍基礎,嗣即東征、北伐奠定革命基地,而統一全國,嗣經八年堅苦卓絕之抗戰,最後日本投降。本可休養生息,不意中共坐大,最後退守台灣,整軍經武,以確保台灣。蔣公在台,一生堅守台灣,讓台灣在安定中進步繁榮,矢志光復大陸,以拯救陷於水深火熱中的大陸同胞。天不佑我,竟奪我元勛,蔣公齎志而歿。而令有良知的國人,均為之感傷悲戚。
蔣公於民國十年母王太夫人逝世後,一度奉孫總理之指派赴蘇聯考察,會見各領導人,一方面觀摩共產主義領導者的政治、軍事以及社會制度,深篤共產主義不適於中國實行,因之更堅定其反對聯俄容共的理念。北伐成功,全國統一後,本可積極進行建設,不意一些地方領袖不時起釁反抗中央而影響國家建設。所以蔣公自王太夫人逝世安葬後,先忙於協助總理策劃北伐等軍事任務,即未再返鄉,未幾抗日戰起,更無法返溪口回鄉祭掃祖宗廬墓、祭祀祖先。直至民國三十六年清明節,遠離家鄉已二十餘年,特於戡亂軍事繁忙中,抽暇率同家人返鄉掃墓祭祖。
近讀本刊第六O一期第四O頁〈林澤憶述陪同蔣介石瞻謁禹陵始末〉大文。時在清明後,四月十一日自杭州專程赴紹興,由省主席沈鴻烈暨俞局長濟時陪同,而接待者僅紹興縣長林澤及警察局長許開鈴兩人。蔣公貴為國家元首,而於百忙中晉謁先賢先聖之禹陵,實為崇高之敬禮。林文記載甚詳,可請《浙江月刊》的讀者再予一讀。現謹敘蔣公率家屬於軍事公務繁忙中,抽空返離別已久的家鄉掃墓祭祖,慎終追遠,孝思不匱之情懷。
以窺其詳情之日記原文專刊,而恭謁禹陵尤為歷史事件。
四月一日指示陳誠將海軍主力集中渤海灣。
指示參謀總長陳誠曰:「飭自今日起,海軍主力應集中渤海灣,特別注重由虎頭灣、龍口、煙台、威海衛及長山列島,通往大連、朝鮮沿海之海道,並儘速規定晝夜巡查辦法。」
四月二日獲報收復泰安,津浦鐵路復通。
三月二十四日,電陸軍副總司令兼徐州綏靖公署副主任湯恩伯對泗水、費縣、滕縣、棗莊間共軍積極進堵。於是國軍一面截擊南下共軍,一面由魯中繼續北進。二十八日,克復肥城,協同大汶口北上國軍向泰安推進。三十一日,盤踞泰安之共軍開始撤退。本日晨,先生獲報泰安已於一日收復,津浦鐵路恢復通車。記曰:「邇來時以為念者,至此得以稍攄矣。」
四月五日連日祭掃祖墳,並詣溪口宗祠祀祖。
三日,朝課後檢視宗譜自順陶公以下之各房關係與歷代祖墳所在。
四日,與夫人宋美齡偕蔣經國參拜青龍山祖墳,先謁夏房宗祖元淋公墓、隨後亭相公墓。五日,詣鞍山窩桃城山展謁宗親墓墳,先謁忠湮公、文玻公及胞兄各墓掃畢,再到石鱔嶴謁高祖永俊公及祖父玉表公與胞弟瑞青各墓,稍後到韜增公墓拜掃。最後至溪口宗祠祀祖。
自記上星期反省錄:
一、本週甚為東北新一軍人事憂慮,在鄉間又聞匪部三萬餘人回竄小松花江南岸,甚覺焦心。後得匪以江東即解,仍竄回北岸,此心始安也。
二、青、民二黨至週末猶未提出參加政府名單,余乃不能再待,故決於水曜日回鄉掃墓,並示失望之意。
三、家鄉殘破,親友凋謝,少年未能盡其應盡職責,悵惆悲傷已無及矣。
四月六日至武嶺學校參加復活節禮拜,並登妙高台。
上午,至武嶺學校大禮堂舉行復活節禮拜,由金愛蓮牧師主持儀式並講道,先生講十字架真理。繼至報本堂,接見紳耆趙芝寶、孫表卿、張申之、毛懋卿等,互道淪陷期間經過情形,不覺悲喜交集。下午,與夫人宋美齡登妙高台,台當雪竇最高處,風景絕佳。晚,因留宿焉。
四月七日於妙高台觀瀑,雪竇觀景。
朝課後,與夫人宋美齡自妙高台詣雪竇寺,既至,即先過視王太夫人舊嘗遊息處。先生於十歲時,曾隨侍太夫人禮誦於此。其地當寺之東廂,松濤遞響,齋舍巍然,繼過視藏經樓、十三間、及飛雪亭。十三間為明代石奇和尚所建,飛雪亭懸瀑下瀉,亦稱壯觀。下午,與夫人自雪竇寺至千丈岩,過仰止橋觀瀑。記曰:「少頃,忽自瀑頂懸石驟墜,水勢猛衝,其狀危急不可言喻。後覺為寺僧先在瀑頂用木石與禾草攔水,迨余至時乃將其蓄水放下,壯觀極矣。」繼至青鎖亭關山橋,「遊覽雪竇風景,余以此景為最幽勝也」。
四月九日遊妙高台後山,至西坑觀瀑。
朝課後,遊妙高台後山,記曰:「登高遠眺,四面山景層巒疊翠,而以西面更為美麗而且雄偉非常。朝陽曉嵐欣賞不置,依戀久之,乃循小徑至西坑廟前折至廟後,轉向大廠而回雪竇,至此可說雪竇主脈與全景察閱無遺矣。」再至西坑觀瀑,記曰:「與妻流連瀑布名景,特邀其到西坑瀑布之麓遊覽,余以為此乃雪竇第一幽勝處也。」
四月十日登魚鱗嶴山巔,再至報本堂與故舊研究纂修族譜事宜。
朝課後,偕蔣經國同登魚鱗嶴山巔,記曰:「四顧遠眺山明水秀,杜鵑盛開,四山皆紅,錦水環抱,群峰朝供,嘆為真景,吾愛吾鄉更愛嶴山,畢生覓景未有美於此者矣。」再到報本堂,約見故舊夏夢卿、孫浩如等,研究纂修族譜事宜。
四月十一日至杭州攬勝。
十一日,拜辭王太夫人墓後,過視武嶺學校,並訓勉師生,孝親敬長,敦品勵學,旋於櫟社機場搭機至杭州。
十二日下午,飛抵上海。本日上午,接見上海市長吳國楨、副司令蔣步飛,對滬市經濟措施暨物價處理辦法,指示甚詳。下午,接見《申報》發行人陳景韓、上海市商會會長王曉籟、上海地方協會會長杜月笙等地方人士,交換地方建設。十四日,復接見國民參政員褚輔成、冷遹,聽取江浙兩省絲織業發展情況。另與上海市參議員溪玉書晤談,聽取上海物價管制措施之建設。
自記上星期反省錄:
一、此次還鄉,夫人對家鄉發生興趣,時覺此乃為其故鄉,聞之殊慰。願吾夫妻將來終老於此,生則同樂,死則同穴,若果國葬而不能同穴,則吾夫妻皆不願國葬,而且葬費與墓費不得超過銀數壹千兩,否則非吾所願。凡為後人與同志者務守此約,以成吾夫妻平生之志則幸矣。
二、回鄉祭掃歷代祖墓查考系統,瞭然吾之所自出,實為一重大之收穫。而能瞻謁浚明公墓與禹陵,尤為平生宿志得償於一旦,實為大幸,修譜工作亦得開始矣。
三、浙省社會治安已漸恢復,散匪當易肅清,惟共匪入海成盜,則海上巡緝應速加強,鄉間大部人民已能休養生息矣。
四、回鄉願望可謂全成,惟未能至蕭王廟展謁孫氏母舅(孫琴鳳)之墓及另一新墓,不無缺憾,為之悵惘不置。(竺培風執行空勤失事,遺回家鄉安葬,竺為其外甥,是竺芝珊之子)
五、美國參議院對援助希臘、土耳其案已通過,此乃是美國反對共產之名,綏靖世界重大責任之實施,其意義之偉大實不減於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也。亦未至摩訶殿祀毛太君。
(浙江月刊 第640期)
|